五大集團7–8月漲幅統計
以下依據你提供的完整數據表(7/1收盤價、8/29收盤價與漲幅),針對鴻海、光寶、台塑、聯華神通、華新麗華五大集團進行整理,並進一步討論「AI時代後期最可能的大贏家」。
爆發王:光寶集團–金居封神
這波最狂,非金居(8358)莫屬。
7/1收盤58元,8/29衝到217.5元,漲幅+275%,整體表現令人驚嘆。
為什麼?因為金居做的就是銅箔基板,AI伺服器、電...<詳全文>
|
本週指數高檔震盪整理
本週台股指數維持在高檔震盪,市場焦點集中在輝達財報。雖然營收與獲利優於市場預期,但第三季成長指引偏保守,導致股價於周四盤後一度重挫5%。不過,黃仁勳持續看好新一代Blackwell晶片推動未來業績成長,最終收盤僅小跌0.79%,市場信心逐漸回穩。
軍工族群持續火熱
軍工股本週成為最大亮點,吸引市場資金集中湧入。漢翔(2634)單週大漲超過30%,表現極為強勢;龍德造...<詳全文>
|
股市投資人常聽聞「九月魔咒」或季節性效應,意指每年九月台股表現疲弱、下跌風險較高。為了驗證這類說法,我們根據2015年至2024年(近十年)及2020年至2024年(近五年)的台灣加權股價指數(月線)數據,統計每月上漲機率與平均漲跌幅,深入分析九月、十月是否真的較容易下跌,以及背後可能的原因。
數據統計表與解讀
我們整理加權指數在各月份的平均表現,觀察近十年與近五年的差異:
不含息:價格...<詳全文>
|
近期櫃買市場落後補漲,其中以中光電(5371)與金居(8358)股價最受市場矚目,但隨之而來的是籌碼快速集中、融資大增下反而大戶籌碼愈發集中,法人態度也隨之轉變,引發投資人對高檔風險的關注。兩檔個股題材雖不同,一檔靠軍工的無人機題材、另一檔受惠伺服器高階銅箔需求,卻出現了相似的籌碼變化:大戶紛紛進駐、散戶逐漸退場,主力融資配合法人急拉股價。金居甚至在現貨處置交易後,資金全部往金居個股期中流竄,讓期...<詳全文>
|
強韌電網計畫提前2028年完成,除了重電股!電線電纜同步受惠!
台電「強韌電網計畫」原訂十年完成,但政府已決定提前至2028年,總投資規模5,645億元,遠高於許多其他基建計畫。隨著政策加速,線纜族群迎來一波史無前例的訂單潮。台電7月公告的82億元高壓電纜標案中,華新拿下16.1億元、華榮約7.38億元,華電、大亞、宏泰、合機等也各有斬獲,確立產能排程至少到後年。
訂單滿手:產能吃緊,營收動能...<詳全文>
|
摺疊手機市場現況:目前僅占智慧手機佔比中的1.6%,市場預期2028年上看5%
2025年,摺疊手機依然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小眾品類。根據TrendForce,2025年摺疊機出貨量約1,980萬部,占全球智慧機出貨量的1.6%。雖然這個比例仍相當低,但部分機構樂觀預測,到2028年滲透率有望提升至5%,意味著出貨量可能突破5,000萬部。
然而,這並不是新增需求,而是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的...<詳全文>
|
AI帶動的龐大電力需求,使數據中心被稱為「全球最大電力黑洞」,電網基建需求不言可喻。重電股理論上應是最大受惠者,但近來卻陷入整理格局,未能跟上AI類股的漲勢。隨著中興電將於8月28日除息4.6元,市場投資人正關注:重電族群會不會在這個時間點,迎來下一波行情?
AI伺服器推升的電力需求
高盛最新發布報告直言,全球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電力危機。
AI伺服器能耗翻倍:以NVIDIA最新一代GB...<詳全文>
|
川普再掀風波!英特爾補貼恐改為入股,台積電重挫
美國總統川普再度針對半導體政策放話,傳出考慮將原本對英特爾的補貼,轉為「補貼換股權」的模式,引發市場震盪。外界擔憂此舉將影響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布局,科技股普遍承壓。本周台積電下跌3.81%,拖累大盤氣氛,權值股賣壓沉重,指數短線出現震盪整理。
生技股成資金避風港,本周最強勢族群
在科技與電子權值股震盪之際,市場資金轉向防禦性題材。生技族群...<詳全文>
|
中華電(2412)在2025年資本支出達353.65億元,年增16.95%,反映其在5G、雲端與AI基礎建設上的持續投入。根據國際研究機構預估,2025~2030年全球網路傳輸需求將成長2.3~3.4倍,年複合成長率約23%。然而,台灣電信三雄:中華電(2412)、台灣大(3045)、遠傳(4904)的獲利卻長年未能同步成長。以中華電2024年財報為例,EPS為4.8元,僅略高於近十年平均值。這顯...<詳全文>
|
題材股一日重挫後,今日再衝鋒!
今天多檔集團股票全數一起大漲,只要有機器人、PCB、BBU以及AI眼鏡相關題材的個股,在昨日重挫後,今天多檔個股都在力拼站回昨日長黑K高點,然而目前看到指數量能不足,加上而有些題材個股其實獲利並沒有跟上去,還有昨日的上市融資僅減少12.58億,上櫃融資更是逆勢增加0.92億,市場可能開始出現法人、主力將籌碼丟給散戶的情況,連散戶多空比在昨日都迅速翻多!
以下為今...<詳全文>
|
近期常常提醒投資人,如果台股創新高,要小心川普又模仿過去2018年美中貿易戰的手法,把股市當成談判籌碼──只要回到前高點附近,就會出招!今天果然來了:對英特爾的補貼政策硬生生改成換股權,這麼吃虧的模式,市場當然大震盪。也再度驗證,川普這個談判高手,一向是先把條件拉到極高,再慢慢往下調。
晶片法案「補貼換股權」與英特爾10%股權交換!
就在今天(2025/8/20),這一幕再度上演。
加權指數狂...<詳全文>
|
川普又複製了第一任期時的作風,在台股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後,又出招了!
這回不只是對外揚言課徵晶片關稅,更進一步搬出「補貼換股權」的奧步,要把美國政府資金硬生生換成企業股權,打算直接入股10%英特爾股份,將總補貼金額直接換成股權,等於赤裸裸介入企業經營。而更令人擔憂的是,這種模式可能被複製到台積電、三星、美光身上,對全球半導體版圖帶來深遠衝擊。
市場瞬間炸鍋,台積電(2330)、韓國的三星(Sa...<詳全文>
|
富喬與金居:短線火熱後的壓力
PCB族群在今年7月大漲,金居(8358)自55.2元漲到190.5元,漲幅高達245%;富喬(1815)則從34.45元漲到83.1元,上漲約141%。然而今日(2025/8/19),兩檔股票同日陷入處置交易,富喬鎖住跌停,金居盤中一度跌停,族群短線熱度急速降溫。
箔廠金居受惠AI伺服器需求升溫,以及高階HVLP3/HVLP4銅箔產品送認證與出貨加速,成為市場資...<詳全文>
|
關稅政策與市場的第一反應
美國總統川普曾在8/6表示對輸美半導體課徵高達100%,過不到兩周在8/15又再度改口,強調關稅稅率可能提高至200%甚至300%的關稅,並說明只有在美國設廠或承諾建廠的企業,才能獲得免稅待遇。這突如其來的更動,也讓市場開始認為,未來半導體關稅恐怕不僅是單純的稅率問題,而是可能演變成「隨著時間推移、必須投入更多美國投資」的條件式課徵模式。消息一出,市場立刻將焦點放在台灣...<詳全文>
|
CCL與玻纖布族群延續熱度
本週PCB族群與玻纖布族群持續吸引市場資金,週五資金更集中火力拉抬CCL個股,成交比重明顯攀升。PCB與玻纖布相關類股週五(8/15)在上市市場成交量占比約16%,櫃買市場更達24%。代表個股如金居、聯茂、台玻、富喬皆強勢表態,而毅嘉(2402)也在本周放量噴出,資金推升力道顯著。
權值股帶動大盤上攻
權值個股在本週表現亮眼,推升指數持續走高。鴻海(2317...<詳全文>
|
從2023年AI元年至今,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在2025年第二季迎來爆發,高效能運算需求推升廣達、緯創、技嘉等AI伺服器相關個股營收衝高。鴻海(2317)在第二季法說會中公布稅後淨利443億元創同期新高,且獲利能力雙率雙升,並預期第三季AI伺服器營收年增170%,全年營收將突破兆元大關,看好2026年持續暢旺。
國際方面,CoreWeave明年仍將持續大規模擴廠,顯示AI伺服器需求依然強勁。然而,廣...<詳全文>
|
你知道嗎?
根據台股歷年加權指數統計,大行情的機率近年明顯大增!喜歡選擇權買方壓「雙邊」的人也越來越多!
2015~2019年間,台股單日平均振幅僅82點,而到了2020年之後,已飆升到192點,2024年至今更突破254點——等於每天平均的最大高低差,已經是過去的三倍!
更驚人的是,2024年至今已出現每個月振幅有0.92次超過2.5%,以及3.49次超過1.5%。也就是說,每個月的交易日中,有...<詳全文>
|
在加權指數挑戰歷史高點24416點的同時,電子與半導體類股指數在上週均創下歷史新高,市場資金集中在AI與高階製程題材。然而,在指數逼近歷史高點的同時,資金有部分資金會開始慢慢往往波動更低、殖利率更高的族群,金融股正是最常被點名的接棒對象。
股市上漲,金融股為何受惠
帳面投資收益增加
金控持有大量股票與ETF,股市上漲推升評價利益,改善資本適足率,長期也能轉化為實現收益。
手...<詳全文>
|
七月底曾提到,宏達電(HTC)股價走勢向來與TPK-KY(3673)有微妙連動,兩者曾被視為長期低迷的「難兄難弟」,在大盤強勢且將近尾聲的時刻,容易出現落後補漲的情況,這種「同漲同跌」的現象,讓它們成為觀察市場末段資金流向的有趣指標。宏達電(2498)除了長期XR佈局外,今日(8/13)股價也隨著AI眼鏡即將亮相而上漲,漲幅一度來到6%。
AR是在真實世界中疊加虛擬資訊(如AI智慧眼鏡即屬此類)...<詳全文>
|
川普第二次當選後,台股先受到對等關稅重挫,之後再開始一波大漲。這波漲勢中,大盤從17,306點低點反彈到8月11日的24,249點,上漲6,943點。同期間,融資餘額從2,238億元增加到2,425億元,僅增加187億元,增幅約8.4%。外資在此期間現貨買超5,793億元,目前期貨淨空單35,575口。值得注意的是,光台積電的買超金額就約3,500億元。由於第二季台幣強升超過10%,央行禁止熱錢停...<詳全文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