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股市場中,有些題材的熱度總是來得又快又猛,尤其當新聞鋪天蓋地報導時,往往最容易吸引散戶目光。2024年下半年,ABF載板族群(景碩、欣興、南電)就是最典型的「利多消息頻發」代表案例。
儘管這些公司的實際財報多為獲利下滑,甚至部分季度出現年減兩位數的情況,但市場卻充斥著各種看似振奮人心的新聞標題與樂觀預測。財經新聞台也偏愛報導ABF族群,成功撐起族群股價,吸引大戶與散戶陸續進場,尤其景碩更是利...<詳全文>
|
1.央行暫緩第八波打房,營建股走高
原預期央行將啟動第八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但會後聲明未提及新一波打房措施,市場解讀為暫緩打房政策。激勵營建族群走高,資金湧入帶動整體類股表現亮眼。
2.台積電澄清未討論接手英特爾產能,股價反彈
市場傳聞台積電將接手英特爾晶圓廠,引發外界關注其資本支出與接單策略。惟台積電董事會澄清並未討論相關事項,市場憂慮解除,股價止跌回穩,法人買盤重新進駐,成為台股重要支撐。...<詳全文>
|
隨著人工智慧(AI)技術的快速發展,AI四大應用之一的自動駕駛正在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。輝達(NVIDIA)創辦人黃仁勳在CES大會的專題演講中,特別強調了自駕車與AI的結合將帶來革命性的產業變革。輝達也攜手豐田、TOYOTA、VOLVO等全球頂尖車廠,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,並認為自駕車可能是第一個達到數兆美元規模的機器人市場,輝達汽車垂直業務已經達到40億美元,未來更將持續增長。
黃仁勳...<詳全文>
|
⚠️別再傻傻存股!市場正將陷入熊市,大修正蓄勢待發,告訴你保住財富的關鍵!⚠️
全球經濟下修,台股風暴將至?
AI產業陷入價格戰,相關供應鏈未來毛利率恐將下滑!近年來AI技術飛速發展,但中國AI軟體公司掀起「削價搶市」競爭,使得AI軟體獲利快速下滑。台灣的AI供應鏈,包括伺服器、機殼、散熱等,未來恐怕會遭遇更嚴峻的價格壓力,進一步壓縮獲利能力,此外台積電赴美加碼投資,以及後續供應鏈的影響,...<詳全文>
|
當前的科技發展帶來了許多創新,特別是在人工智慧(AI)領域。隨著新一代AI晶片GB300的問世,市場對其預期已經產生了極大的關注。與上一代的GB200相比,GB300的運算能力預計將提升超過50%,而這樣的提升也意味著更高的功耗。因此,為了應對這一挑戰,GB300將全面採用水冷散熱技術,並將備援電池模組(BBU)作為標配配置。這不僅提高了晶片的效能,還帶動了對散熱與電源供應鏈的全新需求,並帶動近期...<詳全文>
|
台揚(2314)近期因財務狀況惡化,於2024年3月18日被打入全額交割,股價慘跌。但若回顧過去幾年的發展,早有徵兆可循,從董監事持股變動、散戶股東人數變化到財務數據劣化,投資人若能掌握這些關鍵訊號,或許早已避開這場風暴。
1.鴻海入主與後續股權變動
台揚於2012年成為鴻海集團旗下成員,當時由鴻海與建漢科技(3062)入股。不過到了2021年7月,鴻海集團的鴻揚創投卻將持有的7,615...<詳全文>
|
今日軍工類股起風,漢翔(2634)、雷虎(8033)、事欣科(4916)股價飆升。然而,這波漲勢可能只是開端,背後的驅動因素來自於台灣國防預算的提升,以及日益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。
賴清德強硬表態,台灣國安戰略升級
上週,賴清德總統召開國安高層會議,並首次明確定義「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」,並恢復台灣的軍事審判制度。這場會議不僅點出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,還提出17項因應策略,涵蓋經貿交流、旅遊、防止國...<詳全文>
|
當市場談起「老實樹」時,許多人會想到大立光董事長-林恩平,因為他的發言總是誠懇且與公司狀況相符。然而,近期另一位企業家——中美晶與環球晶董事長暨執行長-徐秀蘭,也展現了類似的風格,或許可以說是「老實樹」的另一代表。在近期的訪談中,她不斷謙稱自己只是運氣好,這讓我更加相信,她是一位真誠的人。
不僅如此,徐秀蘭的投資眼光和策略也顯示出她深厚的商業智慧。過去,她領導的中美晶與環球晶成功進行了四次併購,...<詳全文>
|
現在的市場變化劇烈,許多人都感受到資產回檔的壓力。無論是美股、台股,還是個股,都陷入空頭趨勢,不斷破底。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,七大科技巨頭與AI相關股票暴跌,連股神巴菲特都將現金部位拉到歷史新高。
你還在用過去「閉眼買就賺」的策略嗎?現在國際局勢混亂,市場暴漲暴跌已成常態,這種盤勢下,單純的買進持有策略已經失效。不到一個月,台股跌了2000點,若你只會做多,如何生存?
這種行情,反而是期權交易...<詳全文>
|
1.關稅大戰全面開打!美歐加互相報復性關稅,貿易戰升級!
美國、歐洲及加拿大爆發新一輪關稅報復戰,全球貿易局勢持續惡化。美國加徵歐洲進口商品關稅,歐洲及加拿大隨即反制,影響範圍涵蓋電子產品、汽車、農產品等,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大增,短線震盪加劇。
2.川普投顧再度發功!市場情緒翻轉劇烈
前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經濟前景發表反覆意見,表示美國經濟可能面臨衰退後,隔日又表示不會衰退,導致美股短線...<詳全文>
|
潤泰集團旗下的潤泰新(9945)與潤泰全(2915),曾是市場上頗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,然而近年來,配息率持續低於市場預期,投資人若仍抱持著高股息的期待,恐怕要重新審視這兩家公司的策略與股東回報政策。
潤泰新與潤泰全的配息現狀:從高殖利率到大幅縮水
從歷年的配息數據來看,潤泰新與潤泰全的配息率與殖利率在2015年後開始大幅縮水,對投資人而言,這是一個明確的警訊。以下為過去十年的配息狀況與殖利率變...<詳全文>
|
川普的回歸,使全球市場進入高難度模式:貿易戰升級、烏俄談判膠著、國際政經動盪,此外台灣恢復軍事審判制度,內憂外患下,投資環境充滿未知數!景氣衰退能否避免?股市震盪如何應對?在這樣的市場中,沒有足夠的技術,你將成為市場的獵物!
在股市中,你是否常常錯過最佳買賣點?是否總是等到股價已經漲了一大段才發現它的潛力?
軍團長30年實戰經驗,彙整均線、K線、主力籌碼,並獨創【十全多空奧義選股】策略,讓你在...<詳全文>
|
融資與大盤分析:市場心理與策略運用
近期台股震盪走低,但融資餘額卻未見明顯減少,這與傳統認知有所不同。一般來說,當市場下跌時,融資餘額會因投資人追繳保證金或停損而快速下降,但這次情況有所不同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大戶透過融資布局優質個股或題材股,因此即便大盤回檔,只要不是斷頭賣壓宣洩,融資就難以像過去一樣迅速減少。
以近期的主流題材股為例,融資大戶持續積極卡位。例如記憶體族群,近期大戶透過融...<詳全文>
|
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5%,股價三個月的時間出現腰斬,引發市場對其未來的激烈討論,作為特斯拉機器人概念股的和大(1536)一個月內股價也如大怒神,出現大幅震盪。馬斯克本人坦承當前事業面臨「非常大的困難」,但仍喊話股價長期依然安好。然而,這次市場反應並非單純的財報或業績問題,而是更深層次的危機,馬斯克與川普關係的變化,是否正在對特斯拉造成實質性的衝擊?
過去曾告訴投資人,馬斯克與川普均屬「自戀型人格...<詳全文>
|
近十年清明節行情統計(日=交易日)
清明前最後交易日
前十日
前五日
節前收盤價
後一日
後五日
後十日
後二十日
後四十日
2015年4月2日
-1.42%
-0.20%
9600.32
0.43%
0.69%
-0.49%
2.2...<詳全文>
|
台積電千億美元加碼美國設廠,魏哲家喊單「全滿了」
台股護國神山台積電(2330)再度投下震撼彈,正式將美國亞利桑那州總投資額拉高至1,650億美元,其中最新追加的1,000億美元,預計用於擴充先進製程產能。魏哲家指出:「因為客戶需求旺盛,目前產能已經全滿,明年也滿了,後年規劃中的產線也被預訂。」然而,市場對台積電大舉赴美投資的利潤結構存疑,畢竟美國設廠成本遠高於台灣,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未解,使...<詳全文>
|
鈊象(3293)這檔遊戲股王,今天開盤一度重挫-8.66%,讓不少投資人看得心驚膽跳。原因無他,就是昨天董事會公告的股利政策中,少了市場期望的「買一送一」股票股利,僅配發29元現金股息,殖利率3%,大大低於投資人預期,形成失望性賣壓。不過,股價大跌真代表基本面出現問題嗎?其實,這次的恐慌性拋售,很可能又是市場過度反應的經典範例。
「買一送一」不再,股民大失落
鈊象向來是高股利、高成長的代表,過...<詳全文>
|
台積電(2330)加碼投資美國,從原訂的650億美元擴大至1650億美元,此舉無疑震撼整個半導體市場。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擴產計畫,更代表著全球晶片供應鏈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見的大遷移。而這場遷移,市場的目光多半集中於台積電本身,卻鮮少有人思考到另一個更關鍵的問題:封裝測試廠要跟著過去嗎?
晶圓製造只是半導體的一半,封裝測試才是交付的關鍵
晶片的製程可以大致分為兩大塊,前段是晶圓製造,後段則是封裝...<詳全文>
|
近年來,我觀察到台股出現一種有趣的現象-「人盡皆知」的題材股,往往成為最後才發動的族群落後者。
2023年被譽為「AI元年」,AI題材全面引爆。從最早期的AI軟體股領軍起漲,包括艾訊(3088)、凌群(2453)、叡揚(6752)等先後攻高,接著AI醫療股接棒表現,緊隨其後的是市場熟知的AI伺服器三雄,廣達(2382)、技嘉(2376)、緯創(3231),再到AI伺服器周邊股,例如:伺服器滑軌的...<詳全文>
|
台積電(2330)昨日(3/3)宣布,將再追加1000億美元於美國擴大建廠計畫,使原本的投資金額從650億美元暴增至1650億美元,增幅將近三倍,震撼市場。
然而,這並非單純的產能擴張或布局全球市場的戰略性投資,而是在川普關稅壓力下的決策。根據業界消息,若台積電不強化在美國的生產規模,未來將面臨高達25%的懲罰性關稅,嚴重衝擊對美出貨。此次擴大投資案正是魏哲家與川普溝通協調後的產物,目的在於減少關...<詳全文>
|
|